0731-82230062
湖南佛教網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人民東路38號東一時區南棟17樓
電話:0731-82230062
傳真:0731-85451633
郵箱:hnfjw111@163.com
聯系人:通振法師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講話時強調“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湖南是一方紅色沃土,素有“革命搖籃、偉人故里”的美譽。辛亥革命史,一半在湖南。湖南這片熱土,涌現了數以萬計的辛亥革命志士,孫中山先生曾夸贊湖南人:“革命軍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的戰爭,是非常的戰爭,不可以常理論。像這樣不可以常理論的事,是湖南人做出來的”。
中宣部組織報道的《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中,中國革命(從辛亥革命開始)建設、改革時期793位英烈名單里的95位(組)湘籍英烈,辛亥革命部分有黃興、蔡鍔、宋教仁、蔣翊武。而中宣部所報道的辛亥革命四大英烈,除宋教仁葬在上海閘北公園外,其他三人都葬在長沙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湘江西岸,依江面市,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湖湘文化傳播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示范基地。岳麓不僅是座集“儒釋道”為一體的文化山,又是座“辛亥革命山”。岳麓山長眠辛亥革命時期為推翻帝制,實現共和而獻身的先烈;為舍生取義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先后有55名辛亥革命志士入葬岳麓山。
今天辛亥革命已過去110年,岳麓山辛亥志士的紀念園因年久失修部分殘破,具體現狀如下:
1、黃興墓廬是1917年在為黃興先生舉行國葬后,以永久紀念黃興和保護黃興墓所建(當時由麓山寺從廟產中捐地)。1984年黃興誕辰110周年,長沙市政府在黃興墓廬周邊修建黃興墓廬景區,占地約30畝。景區內池塘亭榭,曲橋回廊,幽雅恬靜,形成“園中園”建筑小群體。1999年9月28日,長沙鳥語林入駐岳麓山,強占黃興墓廬景區及幾位辛亥革命志士墓(鳥語林租賃地段是黃興墓廬景區的一部分。但鳥語林違規操作,將通往黃興墓廬的道路全部強占并占據黃興墓廬景區及幾位辛亥革命志士墓)。2014年9月至今鳥語林租約搬遷后黃興墓廬及黃興墓廬景區出現了無人管理的狀況(現由岳麓山管理處對外租賃經營)。
2、蔡鍔墓廬也是當年為蔡鍔先生舉行國葬后、當時由麓山寺從廟產中捐地,以永久紀念蔡鍔和保護蔡鍔墓而建,F由岳麓山管理處對外租賃經營。
3、而在麓山寺山門側前30米左右的蔣翊武墓邊有臨建房,房較舊搭有棚,有人經營餐飲服務,蔣公墓部分被臨建占據。
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讀不盡的辛亥,閱不盡的岳麓。長沙岳麓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自然流露,青山有幸埋忠骨,傳集辛亥英烈于一山,普天之下舍岳麓其誰。岳麓山,這一座辛亥革命英烈山,折射出了一部完整的辛亥革命史。岳麓山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那一座座為辛亥英烈們樹立的豐碑墓志,永遠昭示和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世界各地的華人為民族的復興、祖國的富強和統一來奉獻出智慧和力量,從而構成了岳麓山的一幅幅悲壯肅穆的人文景觀。有鑒于此謹提出下列建議:
1、建議岳麓山紀念辛亥革命志士的場館、墓廬,應統一由國家建設成辛亥革命英烈紀念園。
2、建議由國家修整黃興墓廬、蔡鍔墓廬,修整蔣翊武墓周邊臨建房、不租賃經營,交由當地政府相關專業機構進行管理。
3、建議如當地政府相關管理機構若工作人員不足,是否考慮將辛亥革命紀念場館、墓廬中的黃興墓廬、蔡鍔墓廬、蔣翊武墓交由麓山寺管理(因當時黃興、蔡鍔等墓廬是由麓山寺僧人懷著無比敬意,從廟產中捐地建設的)進行義務維修和免費開放、成為社會各界人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以體現佛教界尊重革命英烈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