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82230062
湖南佛教網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人民東路38號東一時區南棟17樓
電話:0731-82230062
傳真:0731-85451633
郵箱:hnfjw111@163.com
聯系人:通振法師
則悟大和尚在閩南佛學院成立九十周年慶典上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海內外大德,各位法師老師們,各位校友同學們:
大家好!
因緣際會,殊勝空前,今天喜迎閩南佛學院九十周年校慶,很榮幸能在這里與各位大德、海內外嘉賓、閩院的歷屆校友、全體師生,共同分享閩院這九十年的慶典與喜悅。
在九十年的歷程中,閩南佛學院歷經興衰風雨。清末明初,佛教頹危不振,神鬼道教盛行,1924年會泉法師任南普陀寺首屆方丈,以高瞻遠矚的風范提出了“人才培養是根本”的思想,并在1925年邀請常惺法師來廈創辦了閩南佛學院。1927年,會泉和尚禮請太虛大師為南普陀寺方丈兼閩南佛學院院長。在太虛大師住持閩院期間,提出了“人生佛教”的理念,全面進行佛教教育事業的提升和發展,使得閩院在當時的佛教界居于重要地位,成為全國培養佛教僧才的第一搖籃。在8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妙湛老和尚在各方條件都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以續佛慧命、振興佛教的愿心,復辦了養正院和閩南佛學院。妙老極其重視人才的培養,他說:“千朵萬朵云中,只要有一朵云彩有雨,就是成功”,無論什么人來求學,他都給予成就。以無私廣大的心量成就了大家,為閩院今天的興盛發展奠定了不可估量的基礎。妙老還曾倡議要創辦佛教大學,他說:“佛教大國一定要有佛教大學”,這是在大陸提出創辦佛教大學的第一人。1996年,圣輝大和尚繼任閩南佛學院院長,以“學院叢林化,學修一體化”的辦學方針,提出了講因果、講修持、講發心、講持戒的理念,在完善學院各項管理制度的同時,使閩院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也使得閩院的教學質量在漢傳佛教的教育體系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從1925年至今,閩院已培養約3000多名畢業生,他們遍布世界各地,為中國佛教的復興、世界佛教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的閩院,是世界漢傳佛教僧才培養的圣地和搖籃,畢業的各位校友,他們有的住持一方,有的擔任佛教團體的負責人,有的在佛教學術上取得成績,有的在修持和弘法方面取得建樹?梢哉f,在今天,無論是哪里的道場,只要一提起閩南佛學院,總會有大家熟悉的面孔和贊嘆的光環。身為閩院的一份子,我們都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九十年華誕,是閩院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閩院邁向未來的“新起點”。在九十年的辦學中,閩南佛學院形成了自己的優良傳統,積淀了寶貴的教學經驗,它是閩院未來發展,強大的動力和不竭的源泉。我們新一代閩院人,應在傳承歷代大德辦學理念的基礎上,根據未來的實際需要,以“佛教發展,人才永遠是根本”的理念作為始終的目標,培養學僧“要成龍象,先為牛馬”的菩薩精神。讓每一批畢業的學僧都能夠成為有道心、有愿力、有德行、有佛法、擔重任的真正僧才。也使得未來的閩院,在漢傳佛教人才培養的歷史重任中,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經研究,我們決定成立閩南佛學院佛學研究所,為人才籌備和教學科研提供有力保障,也請有識之士,各位專家學者,海內外各位校友,為研究所的成就,共同參與,共成佛事。
最后,衷心祝愿閩南佛學院,在未來僧才培養的教學中,在人類文明進步的進程中,在佛法濟世度人的菩薩事業中,續寫無上的華章,共成圓滿的菩提!感恩各級黨和政府以及海內外大德賢能對閩院教育的護持和幫助。感恩各位校友對閩院的發展一如既往的給予支持和關心,也同樣祝福未來的閩院人,繼承和發揚院訓中“悲智”的精神,凈化人心,服務世界,為眾生的幸福與世界的和平,盡一份自己的發心與貢獻!
謝謝大家!
2015年10月 于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