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82230062
湖南佛教網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人民東路38號東一時區南棟17樓
電話:0731-82230062
傳真:0731-85451633
郵箱:hnfjw111@163.com
聯系人:通振法師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6月13日至19日,由中央統戰部主辦的宗教界人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體驗活動在湖南長沙舉辦。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陳瑞峰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演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李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徐曉鴻帶隊參加活動。
02 滋養
大家認為,中華文化悠久燦爛、博大精深,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堅定文化自信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持久力量。
大家一致表示,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就是要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我國各宗教,深入挖掘宗教教義教規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革故鼎新、與時俱進,在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實現健康傳承。各宗教應堅持推進宗教中國化,發揮宗教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積極作用。只有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宗教,只有實現了中國化的宗教,才能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要著力加強宗教思想建設。各宗教應將中國思想、中國觀念、中國精神植入宗教思想建設之中,形成適應國情特點、符合我國宗教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思想。引導和鼓勵宗教界深入闡釋國家昌盛、民族復興、社會安寧、人民幸福是當代中國各宗教的共同價值追求,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提供正確引領。
——要著力加強宗教文化建設。各宗教挖掘弘揚宗教文化中健康、有益和積極向上的內容,作出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契合、同中華優秀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相融合的闡釋,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并將其融入講經講道中。要塑造溫和、理性和包容的宗教文化品質,反對一切形式的宗教狂熱和極端思想。在宗教禮儀、宗教建筑、宗教音樂、宗教服飾、宗教用品等方面融入中國元素、體現中國風格。
——要著力加強宗教對外交流。宗教界在獨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流,增進同各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搭建更多的宗教文化交流新平臺,不斷探索和豐富對外交流的方式和途徑,為增強國家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發揮積極作用。積極參與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和不同信仰間對話以及雙邊、多邊人權對話,講好中國宗教故事,宣傳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增強我國宗教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和影響力。